2月8日,在上海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或存在气溶胶传播。
健康时报记者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发现,气溶胶是否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气溶胶是否成为传播途径仍然需要有待权威机构进一步解读。
时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面临春运复工“返程高峰”,因此如果不能有效阻断传播,后果会很严重。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是否是传播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确认,一些研究对气溶胶做了一些学术解读。那么什么是气溶胶呢?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实验室主任、国际气溶胶学会秘书长曹军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气溶胶是人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排出的液滴,呼吸、咳嗽、打喷嚏均会产生液滴。其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体后很快(1秒甚至几十毫秒内)蒸发,形成飞沫核(粒径几微米),且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增加了无接触传播的风险。①
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在微信公号“知识分子”进一步发文称:气溶胶是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可能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围几十米之内都没有人,但仍然可以闻到烟味。我们闻到的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越小的颗粒,空气的粘性作用就越明显。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几乎不下沉。
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叫做气溶胶。之所以翻译为“胶”,大约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
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核尺寸就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与烟草燃烧后的颗粒尺度类似。因此,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并且在空气中湍流的推波助澜下漂移到远方。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 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体内,就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②"
气溶胶传播距离有多远?
曹军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曾指出,病毒或细菌可以通过气溶胶经长距离传播而在短期内导致大面积感染。
气溶胶传播方式与飞沫传播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播距离不同。
飞沫是人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
而气溶胶的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远远超过飞沫的传播距离。①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就要特别紧张,甚至陷入恐慌?
专家:值得重视,但无需恐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撰文表示,由于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医用口罩(或者防范雾霾的口罩)可以阻拦这种粒子。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半径小于0.1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随风飘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③
同样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医师凌楚眠在其个人微博中也指出,实际生活中,暴露在外的病毒绝大部分都很快死亡,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有机会“碰巧”由黏膜进入人体;同样,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
与其恐慌,不如做好居家防疫
就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返程高峰”将至的防控压力,为了更好地阻断已知和潜在的传播途径,发布会上,上海市给出建议是一定要注意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识,如居家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一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推迟出访计划;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地人员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牢记!
最关键的是,戴口罩!
本文参考资料:
①中国科学报《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尚待明确 专家建议“宁信其有”》
②微信公号“知识分子”(ID:The-Intellectual)《飘啊飘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李后强:气溶胶真能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吗》
本文编辑:王楠
审稿主任:杨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