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罗中明:坚守急诊战“疫”阵地,扛使命勇当先锋

2020-04-02 22:42  阅读:12993 

“这次和非典不一样,这次是真的来了。”回想1月22日晚,在广信区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会诊现场,面对着眼前那张胸部CT片,上面清楚的显示着双肺毛玻璃样改变,罗中明想起在武汉医院的同学反复提及的典型症状,他意识到,那个令他的家乡陷入巨大困境的病毒,已经生生的出现在眼前,战斗真正开始了。

新冠病毒,真的来了

医院专家组的判断和罗中明完全一致,这就是一例典型的新冠肺炎高度疑似病例。立即通知区疾控中心采样,向上级部门汇报......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罗中明在撰写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时,在脑海里把这套流程演练了无数遍。所有的医护工作人员,也是经过事先培训的。病毒来得又快又急,却并不突然,区人民医院已经做好了准备。

罗中明是湖北人,当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传出后,他一直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和武汉当地医院的同学密切联系交流着。疫情防控初始,医院书记、院长王陈达同志交给罗中明两个特殊的任务,制定医院的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应急预案,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接到任务后,罗中明连夜撰写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要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把武器、子弹交给他们,还要保证他们会使用。”正是有了事前的周全准备,当病毒悄无声息的出现时,广信区人民医院又快又准的“捕捉”住了它。温和的他陷入了焦虑在抗疫之初,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最近确诊数据,白天是马不停蹄的诊疗、会诊,深夜还在开会......看着不断刷新的数据,他吃不好,睡不好。当时恰逢外出人员返乡过节高峰,发热门诊每天4-5百人次的接诊量,医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这些人里如果有人携带新冠病毒,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这一切,让一向温和稳重的罗中明陷入了焦虑。应急方案必须边干边调整。借鉴从同学那里交流到的经验,再结合区人民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他向医院提出建议,把预检分诊从门诊大楼迁出,关口前移,并设置专门的收费、检验、取药等窗口和专用CT室,优化发热患者救治流程,最大限度的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

医院采取了他的建议,可是到处都放假了,买不到帐篷,怎么办?经过多方联系,从部队借来一顶军用帐篷。大年初一,风雨交加,广信区人民医院班子带着职工冒着寒风冷雨,连夜在门诊大楼外搭建起了临时预检分诊处。晚饭,是早已冰冷的盒饭,罗中明却嚼着格外香,他长久悬着的心终于稍稍落下,稍稍松了一口气。

医护人员不是神,只是普通人

一次在感染科隔离病房里,罗中明注意到保洁人员没有按照隔离区标准要求规范操作。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人员,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但是保洁人员毕竟不是专业医务人员,短期培训很难达到院感防护要求。为了做到院感管控万无一失,他建议医院在疫情防控期间,隔离病区的卫生保洁由护士来完成。“你做的不是保洁工作,是院感管控工作,起关键性作用…”怕护士有抵触情绪,他这样作动员。

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罗中明始终关注着一线医护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为消除医护人员“自己冲锋陷阵无所畏惧,不能把病毒带回家”的顾虑,他建议一线医护人员食宿在医院、工作结束单独隔离。作为急诊科专家,他本不必去隔离病房,但是他依然和其他专家一起,深入到隔离病房去查房。他知道,医护人员不是神,只是普通人,面对一个传染性如此强的疾病,人的本能是恐惧。要消除这种恐惧,作为领导,必须做出表率,用实际行动给他们力量和信心。

他引以为傲的急诊科

抗疫救治,转运先行。发热患者的有序转运是疫情防控的一步“先手棋”。为从源头防止交叉感染,在区疫情指挥部防控救治组的协调部署下,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区第五人民医院各调集一台院前急救车辆,固定救护车、固定医护人员、固定消毒地点,专人专车负责接送转运发热疑似病人。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第一时间开通24小时发热急救专线向社会公布,随时待命接诊。

疫情期间,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医院暂停了部分普通门诊。而罗中明带领的急诊科,除完成发热病人的接送转运之外,却依然忙碌,真正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急诊救治”,在2月份全区封闭隔离期间,仍接诊患者3000余人次。“这么大的急诊量,做到零交叉感染,是不简单的。”在说起这个由自己一手创建的科室时,罗中明难得的“高调”起来,仿佛一个父亲提到自己的孩子时那样充满自豪。

2011年之前,医院没有独立的急诊科,只有“门急诊”,救护车也就是转运功能。医院把组建急诊科的担子交给了年仅34岁的罗中明。“当时都说没出息的医生去急诊,没人愿意来,真的就是‘三两个人,五六条枪’。”可他愣是带着几个在别的科室不受待见的人员,从2011年开始建立急诊内外科,2015年组建ICU,2018年又在全省首家通过了基层版国家胸痛中心评审。直到现在,建成了集院前急救-急诊内外科-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体系,“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齐全的“大急诊”。区县级医院建设这样规模级别的急诊科,在省内都是首屈一指的。“现在,有本领的人才能到急诊科。”罗中明自豪的表示。

这次为应对疫情救治,急诊科又新增添了一辆负压救护车,“战斗力更强了”。疫情期间,急诊科共接诊7110人次,接送、转运新冠肺炎排查疑似患者、不明原因发热患者228人次,圆满完成了抗疫任务。

当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江西省解除一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后,罗中明并没有放松警惕。作为一名年轻管理者,他此时思考的是,如何能充分总结此次疫情救治的经验,不断地完善相关疾病防控救治体系的功能建设。在他的提议下,医院已经在建设PCR实验室,预计很快能投入使用。“就像打怪升级一样,每过一个关,都能带来自身更大的成长。我们有信心在未来能应对任何更大的挑战。”


4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