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西日报“文化赣鄱”七一特别策划:七月的荣光

2022-07-01 10:33  阅读:5181 

七月书:巍峨与辽阔

07:45

(朗诵:江西日报社副刊部 )

彭文斌

七月,习惯以稻子为语言表达深情

七月,习惯以禾苗为馈赠敲开时序之门

南湖的七月,以一只船为引擎

牵引着中国开始世纪长征

苦难的日子终于有了光

每个人都把自己丢进火里,燃烧,淬炼,涅槃

构建出一幅幅新的山河画卷

仰望,时间的峰峦上,七月巍峨

远眺,岁月的海洋里,七月如此辽阔

黑色被一盏灯打碎,那些路矿劳动者站起来

组成早期的工人阶级森林

他们在跟旧时代扳手腕,胼手胝足挑战旧世界

七月藏在一把油纸伞中

这枚火种,就要点燃安源

你看,团结是一道多么雄伟的风景

活出尊严,活出一个人该有的模样,活出春风的色彩

七月,被无数劳动者举在头顶

那是一轮人间的太阳

赣地从来不缺少伟岸和传奇

1927年的南昌,革命者用第一声枪响

开启共产主义波澜壮阔的大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煤油灯下,一群没有留下姓名的乡村女子

将秋天一针一线缝进红旗

赣西和湘东,工农革命军打出了名号

一只船上的理想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联姻

写下三湾改编、进军井冈的雄文

这巍巍的山啊,也是辽阔的海

时至今日,五百里丰碑下,唱起红米饭南瓜汤

每个人依然是七月的战士

一口红井的意义是什么?是宗旨,是民心

也是山之所以绵延,水之所以长流

共和国的旗帜从瑞金出发

未曾改变初心,更未曾辜负一片红色土地

一双草鞋,走出了历史的厚重和深情

一首《十送红军》,撞响时间的回音壁

长征第一桥会记得,这镰刀和锤头下的铮铮誓言

湘江会记得,江西儿女如何盛开成映山红

七月磅礴,用血与火见证信仰

七月壮丽,记录着无数共和国缔造者的身影

小道,通往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

花香风雨路,鸟鸣用方言讲述着故事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一个东方大国的思想船只

再次整装出发

水手总是孤独的

用苦涩的海水酿造幸福,托起红彤彤的日出

他一定记得七月南湖的梦想

他一定记得小米加步枪创造的奇迹

将春天留在大地的感觉多么美

不需要仰望,触手可及

有的爱,大音希声

有的爱,比肩高山,媲美大海

却只在夜深人静时汹涌而至

更多的七月属于新时代的乡村

从扶贫、脱贫到振兴,我们理应举手致敬

要崇高,不妨看看张桂梅、黄文秀、吴应谱和樊贞子

要美好,不妨去倾听幸福食堂里的笑声

成为一道光,是多么圣洁的事

那么多的共产党人,在和平的日子里

重新诠释着一组词语:鱼和水,国和家,使命和担当

大美不需要呐喊

答卷,依旧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七月,以百年为期,给我们

960万平方公里的惊喜和壮丽

颂词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自信,从容,笑意盎然

背景是抗洪勇士群像

闪电般的高铁动车

疫情里的温情“大白”

生逢盛世,忍不住

翻开七月这部书,日夜有慷慨之音

请记住那些为历史留香的人

请记住山间的草木与烈士

请记住每一只船在波浪里的抗争和逆行

一场场风雨后,我们重新认识了

山的巍峨、海的辽阔

在这清澈的天空下,泪流满面地唱起国歌

我们为什么追主旋律

嘉 宾:

江锦灵 青年教师

陈 炜 基层党校干部

刘骏文 文化工作者

王继亮 青年作家

姜丽敏 基层文博工作者

主持人:

江西日报记者 万芸芸

主旋律成了 年轻人的“心头好”

●主持人: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越来越“圈粉”年轻人。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部?

王继亮:这些年主旋律电影带给我很大冲击,尤其是《战狼》,看完热血翻涌,那是很久都没有过的一种深刻感受了。

刘骏文:我也喜欢《战狼》。军旅题材历来是国产影视的一块“重地”。《战狼》中,吴京饰演的冷锋是个军人,反应敏捷、头脑灵活、一身好功夫,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他在保家卫国中,不断突破自己、挑战自己。尤其是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让人热血澎湃。

江锦灵:我喜欢电影《1921》,它融合了革命史和青春史,展示给观众的既有革命信念,也有柴米油盐。如毛泽东在李达家“蹭饭”时的闲侃,刘仁静和几位代表在上海大世界游玩的情节等。那些中国共产党创建者和早期革命者,与当下青年一样向往美好,心存好奇与浪漫。

陈炜: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我对文艺作品的历史表现是否真实会比较挑剔,而电视剧《觉醒年代》很打动我,它史实真实,经得起观众推敲,也拍得很美,镜头充满了诗意,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剧中的人物刻画和故事讲述,都有细节的共情,把那些伟人塑造得鲜活立体,平易近人。看剧时,那群有志青年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姜丽敏:很多主旋律作品都非常“硬核”、耐看,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若一定要从中选出“之最”,我也会选《觉醒年代》。这部剧献礼建党百年,以一代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上下求索为主线,感人肺腑地再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陈乔年、陈延年等一代觉醒的知识分子,努力在黑暗中为国家为民族寻找光明,他们前仆后继、矢志不渝……

●主持人:从再现历史风云的《觉醒年代》《长津湖》到礼赞英雄的《中国机长》《中国医生》,从脱贫攻坚的《十八洞村》《山海情》到经典文学改编《平凡的世界》《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旋律不断火出圈。咱们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爱追主旋律?

江锦灵:主要原因可能是主旋律作品的品质普遍提高。时下,主旋律越来越向年轻人靠拢,尊重并探究年轻人的品位、趣味,打破以往结构模式化、角色脸谱化、情节套路化的创作窠臼。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也日趋年轻化,呈现了他们繁复的内心纹理,情感的表达贴近日常生活和当下,叙述形式也越发弹性与丰富,如春风化雨般浸润观众内心,引发了年轻人的好感与共情。

刘骏文:从受众看,主旋律成为爆款,离不开年轻人自己的抉择与渴求。当下的90后、00后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是影视剧等文化产品的消费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想象丰富,求知欲强,希望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共鸣、温暖,而近些年来的主旋律作品表现了飞扬的青春,弘扬了奋斗的精神,这些与处在激烈竞争中的青年有着心灵的共契。

姜丽敏:的确,主旋律的流行,可视作年轻人与主旋律的“双向奔赴”。有网友说, 90后、00后是最爱国的一代人。这个说法也许偏颇,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也不断提升。主旋律唤起了许多国人的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年轻人因时而进,更需要一束光照耀前行之路,驱散青春的迷茫,主旋律恰恰为青年提供了最好的精神引领。年轻人喜欢主旋律,是潜在需求得到满足的表现,实属正常。

主旋律自带高光照耀“后浪”

●主持人:其实,学界和媒体一直没有对主旋律的定义达成共识,但这并不影响主旋律成为我们文艺创作的主流,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你们看来,什么样的作品可称之为优秀的主旋律作品?或者说,主旋律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陈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一路伟大征程,留下了一个个光辉足迹,镌刻下闪光的时代精神。从革命年代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到当下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凡是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作品,或许都可归为主旋律。故此,主旋律作品当严谨取材,尊重史实,树立大历史观。

江锦灵: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与荣光,当然是主旋律,而我偏向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主旋律。那些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引人求真、向善、尚美,有着更强现实导向性的作品,在我看来都是主旋律。主旋律可以是国家民族的史诗、英雄楷模的礼赞,也可以是日常烟火的叙事。比如电影《狙击手》,撇开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那贯穿全片的天地白茫茫中生命的渺小而坚毅,单纯、深刻,感动人心。

王继亮:大家都习惯从内容来评判主旋律,但我觉得,主旋律还应包括形式表达层面的美和精致。从某个角度来说,“主旋律”表达中不能忽视的是“旋律”,而旋律是有美感的。就像听歌旋律悠扬,方能赏心悦目,毫无韵律之美的聒噪之音则让人厌烦。前些年出现的一些“抗日神剧”等,虽然题材很“正”,但不该说它们是主旋律。

●主持人:锦灵老师、陈炜老师,你们在课堂上会向孩子们、学员们分享主旋律佳作吗?

江锦灵:当然会。这些年每有主旋律爆款出现,同事们多会谈论与点赞,开会发言和给学生们上课时,也会引用相关的台词和情节。某种意义上,成长对于每个人,是进行一个又一个微型的革命,完成一个又一个细小的战役。看着那些革命先辈在艰难时刻的信仰与奋斗,就像听了一堂人生课,带给孩子们激励和引领。

陈炜:作为一名党校干部,我看的主旋律作品可能比较多。课堂上,我会撷取一些经典视频片段用于宣讲,活跃氛围,学员反响都很好。《觉醒年代》《建党伟业》《开国大典》《长征》等,都在我的课堂出现过。另外,我很迷恋主旋律中的理想主义的美感。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精神的绿洲更让人向往。生活许是平淡的,但可以通过文艺作品感受热血与激情。人生如一苇以航,精神的坚定才是行稳致远的关键。

主持人:主旋律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王继亮:我是个影迷,每到周末就去影院“淘”片子, 战争片、历史片、动画片,都喜欢看。光影是有力量的,治愈人心,那些精品影片给我带来许多滋养,让我变得积极、乐观,勇敢面对挫折与困难。其中,许多佳作在宏大背景中呈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这指导我写作不应满足于书写自己的生活和故事,必须与脚下的土地、更广阔的时代建立起深厚的联系。

刘骏文:小学时,爷爷常常带着我一起看《亮剑》。他是个退役老兵,会用剧中李云龙的台词“狭路相逢勇者胜”告诫我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爷爷还有很多藏书,《红岩》《青春之歌》《抚州名人故事》《临川文化史》等。因为爷爷,我慢慢爱上了阅读,爱上了《青春之歌》里的青年江华,爱上了临川文化中的名人先贤,他们跨越时空,在不同的年代流淌着同样的热血,我把他们定义为“很酷”的人。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担任了《乡贤》短视频栏目的制片人。接下来的四年,我对话了从家乡走出去的一百多位乡贤,他们有院士专家,有商界人才,有艺坛名家。读懂和传递他们的那些“很酷”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品德,我想,这或许也是一次主旋律创作吧?

姜丽敏:走出校园后,我成了一名基层干部。如今,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经常会组织支部党员观看主旋律作品。百年过去,我们已然是先烈口中的子孙后代。陈乔年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人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沾满鲜血的镣铐、铿锵的誓言、坚定的眼神,我一次次看片,一次次泪目,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主旋律带给我美的享受,帮助我进一步纯洁了自身党性,也让我找到了一条团结同志、筑牢基层党建精神堡垒的有效途径。

主旋律与年轻人彼此需要

●主持人:在以前的一段时期内,年轻人对主旋律是有其他看法的。你们怎么看待主旋律与年轻人?

陈炜:年轻人和主旋律不应该是彼此隔膜的,年轻人喜欢主旋律也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早些年,许多年轻人对主旋律不买账,不是因为大家不喜欢主旋律,而是一些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让大家对主旋律产生了误解和抵触。一直以来,年轻人都在追逐真善美,当下的年轻人很有个性,他们讨厌说教,对文艺有多面的要求,至少希望智商和审美的双重被尊重。

近年来,一大批主旋律作品秉承精品意识,迈上了创新之路,以更生动鲜活的小切面来讲述故事,角度新,充满艺术质感,加上一批老戏骨和优质偶像的精彩演绎,实现了叫好又叫座,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阵阵“红流”,如《血战湘江》《金刚川》《长津湖》等,都很受年轻人喜欢。

王继亮:我和陈炜看法一致,主旋律与年轻人应该是彼此需要、彼此成就的。如今,人们精神层次提高了,对主旋律的品位要求也提高了,相对一些小众文艺,主旋律涉及的内容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于是,就像两块磁铁,主旋律与年轻人彼此需要而紧紧地吸引在一起。同时,主旋律也需要年轻人,不仅在于青年是主要的受众群体,还在于年轻的心可以容纳更多想象,激发更多可能,一大批青年加入主旋律的创作,定会让主旋律绽放缤纷色彩。如电影《一点就到家》等,很多都有青年力量的加盟。

●主持人:主旋律作品越来越受到大众认可,这是可喜的态势。而时代向前,年轻人的审美也在改变。你们对主旋律创作有哪些新期待?

姜丽敏:我们从小学红色历史,无数仁人志士坚守初心和使命,付出了巨大牺牲。然而有些认知一时间难以抵达内心深处,多停留在思想表面。期待红色题材能有更多新潮的、年轻的“打开方式”,将那些掩埋在时间缝隙里的历史,以另一种形式有血有肉地丰满起来。

王继亮:我希望主旋律创作进一步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将大时代与普通百姓的小日常结合起来,将老一辈的精神与新一代年轻人的特质共同呈现出来,语言鲜活、接地气,百姓生活场景有烟火气、市井味等。

江锦灵:我赞同继亮的看法,期待主旋律与年轻人“互粉”。主旋律宏大叙事的同时,可拓宽日常抒情的“音域”,题材更加多样化。抒写凡人小事,于日常中显悲欢,细微处见光泽,更易打动人。

刘骏文:我是一个90后,在全媒体时代,我们追求精神层次的共鸣,也追求大片的视觉感。主旋律内容为王,还应让大众喜闻乐见。主旋律往往具备优秀文化作品的内涵,也要具备“流量”传播的普遍价值。“流量”传播不是降低内容品位,相反是对主旋律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人民的生活中寻求灵感,接上传统美德的“天线”,也接到现实场景里的“地气”。

陈炜:一部成功的主旋律作品,必定能在精彩的故事和好看的画面之外,让观众寻获初心与理想。主旋律是座富矿,除了目前已经火爆的题材,一定还有很多好故事,有待我们去发掘、呈现。我和大家一样,希望主旋律温暖岁月,也惊艳时光,带给人们更多惊喜和感动。

浓郁书香润初心

百余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洪流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回顾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本版精选几本好书,在书香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编者

厚重党史彰显初心底色

▲《人间正道是沧桑:经典图书中的党史》 曹光哲 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6:59

▲朗诵:田富万   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教师

文/ 任蓉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光辉历程,把一个个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岸形象定格于天地之间,也写进了书本里。文化学者曹光哲编著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经典图书中的党史》一书,从获得国家大奖、权威部门推荐的数千种图书中,甄选了100部优秀党史图书,重点介绍其内容概要和出版价值,并摘录书中精彩片段,对系统学习党的历史大有裨益。

二万五千里长征,燃起了燎原之火,成为党史上的光辉一页。曹光哲推介了几部“长征”专题著作,从多个维度展现长征精神。《红军长征史》是一部记录红军长征历史的权威著作,结构严谨、史实准确,多次重印和再版;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努力展现长征的全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地球的红飘带》是由作家魏巍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描写长征的长篇小说,充分汲取了红军回忆录中的素材,情节震撼人心。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书中选取的《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既具有宏观的历史高度,又不乏微观的历史细节,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意义;《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中央卷)》,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特别是重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不平凡历程;《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家国记忆》,对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照片背后的故事再挖掘、再采访、再解读,每一张照片都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切面,传递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经典的著作,是学习党史的必读书。曹光哲认为,同一主题之下的各种选本,也很有讲究,譬如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高水准的党史基本教材;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是邓小平传记中的扛鼎之作;胡华的《五四运动史》是五四运动研究的代表作;王年一的《大动乱的年代》流传很广;积几十年之功完成的巨著《中共党史人物传》,为党史人物研究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更难能可贵的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经典图书中的党史》并未仅局限于对优秀党史经典书目的简单罗列,还对所选图书的源流和版本进行了探究和梳理。例如,曹光哲对《星火燎原》的成书源流进行了深入解读,从而使全书脉络清晰而严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份百部党史经典书单,建构起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知识体系,绽放出别样的红色风采。在厚重党史的浸润中,红色基因焕发出生机活力,于传承中绽放着时代光芒。

延安 心中的方向

▲《向延安》 海 飞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06:56

▲朗诵:胡雅静 永新县任弼时中学

文/ 曾亮文

这一年里,我参与了一系列“红色文化课堂教学比赛”的评选工作,陆陆续续接触到一些红色读本,《向延安》也在某一天来到我的手上。

时间溯流而回,八十多年前,山河破碎,历史的罡风毫无方向地刮着,吹乱每个人单薄的身子。时代里的一个浊浪,能轻而易举地将人打翻,甚至让人呛水而亡。

地点回到上海,1937年,淞沪战争打响,国家危亡。对每个人而言,这都是滔天巨浪。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如此休戚与共,大难当前,谁又能独善其身?

爱国人士向伯贤,在55岁生日的时候,却迎来了生命的终结。他在自家楼上眺望远方时被一颗子弹突然击中,不幸而亡。从此,向家子女原本钟鸣鼎食的生活被击碎了。向伯贤的儿子、女儿、女婿,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每个人都面临着艰难的人生抉择,并以各自的轨道并入时代的洪流之中。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向延安》主要讲述了向伯贤的儿子向金喜的人生故事。家庭的变故与上海的沦陷,打乱了他的一切。每天,街道上炮声隆隆,敌人的战机呼啸而过,人的命运像纸片一样在风中翻飞。在向金喜的眼里,往日繁华的上海变成了“一件千疮百孔的绸衫”。他曾经是一名有些懒散却醉心于烧菜的大学生,后来因为爱情而接触了革命,又因为亲情而接受重大使命,以厨师的身份只身潜伏于日本军队的情报中心,慢慢变成一名出色的地下情报工作者。《向延安》生动地讲述了一位青年,是如何由懵懂的学生逐渐成长、成熟,成为革命者的过程。

《向延安》的故事背景宏大,它的地点不在延安,仅止于偶尔几笔对延安宝塔的描述。故事的中心舞台是上海的一座房子。其间,小说还穿插谍战的情节,故事悬念迭出,让人读得过瘾。《向延安》不只是一个好看的故事,作为一部高扬信仰旗帜的红色题材作品,作者还深入探讨了人性,传递着真善美。

抗战后,“到延安去”,成为一个响彻云天的口号。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大批的青年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奔来。诗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每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快活的日子。”延安是人间的盛世,丁玲将延安称之为“乐园”。

《向延安》的主人公向金喜自然也被延安深深地吸引着。不巧的是,就在金喜收拾行囊即将上路之际,地下党员武三春,给他带来了上级安排的新任务:潜伏。最终,他没有离开上海。

延安,心向往之,却终未成行。这是向金喜此生的遗憾。他与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一样,留在上海,留在风暴口,为革命出生入死。他、他们,从没有辜负青春,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多年前,我翻读杨沫的《青春之歌》,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了。我痴迷于林道静对革命的执着与热情。现在,我有幸“结识”了向金喜等一群年轻人,这些血肉丰满的革命者,他们身上有着那一代人似曾相识的青春。

天亮了,硝烟散尽,山河安静下来,生活归于平静和平常。所有了解向金喜真实身份的人都已牺牲,他的事迹无人知晓。他隐姓埋名,在纺织厂做了一名普通的厨师,去延安几无可能了,他默默将名字改为“向延安”。从此,延安化作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红医精神”代代传

▲《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从这里出发》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著 江西科技出版社

05:05

▲朗诵:王元博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文/  钟秋兰

近日,由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编著的《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从这里出发》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本探寻卫生健康初心,记录卫生健康发展,讲述卫生健康梦想的图书,“红医精神”是其内核。

追溯“红医精神”,绕不开江西这片红土地。江西是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初心使命的孕育地、共和国卫生健康部门的发祥地和 “红医精神”的铸就地。

在江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所红军正规医院——小井红光医院;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卫生管理机构——苏维埃中央内务部卫生管理局;确立了党领导医疗卫生工作的第一个总原则——“不准丢下一个伤病兵”;组建了第一所卫生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创办了第一份卫生专业报刊——《健康报》。

什么是“红医精神”?在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政治坚定、忠诚执着,生命至上、救死扶伤,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技术优良、敢于创新等为主要内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精神——这就是“红医精神”。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翻开《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从这里出发》这本书,我们仿若坐上时光机,穿越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见证人民卫生健康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该书以传承红色卫生基因为主线,突出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全面梳理、系统总结了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在苏区的开辟、建立与发展历程,诠释了卫生健康的初心和使命,揭示了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壮大的规律。

这是一本多角度大视野的书。全书力图系统全面介绍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事业从江西起源、萌芽和发展。本书的出版获得江西省卫生健康部门全力支持,组建了一支28人的编纂团队。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省11个设区市、30多个红色卫生故地。《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从这里出发》通过讲述感人事迹、回眸辉煌成就,展现医务工作者艰苦创业的生动实践,讴歌他们出生入死、救死扶伤的情怀和精神。

红色卫生健康文化,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当下和未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卫生与健康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这种壮举,是“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

以群像叙事塑大国重工画卷

▲《大国重工》 齐 橙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05:09

▲朗诵:张艺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

文/ 刘昌宇

在当代文学史上,涌现过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工业题材作品,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谈歌的《大厂》等。但用网络小说的形式,表现工业题材尤其是重工业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多。齐橙的《大国重工》,是其中的一部。

这是一部描写几代中国工业人努力奋斗、推动中国工业发展崛起的优秀小说。作品以国家重大装备办公室干部冯啸辰的经历为主线,描写了一群为工业强国梦想不断努力奋斗的人。秉承振兴中国重工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用知识和汗水开辟出一条闪光的自主创新之旅。小说展示了中国重大装备研发的艰辛历程,展现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浓郁的爱国情怀洋溢于字里行间。

作者齐橙作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博士,并担任一线教职,长期以来,对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省察。书中,他将自己对重工业的观察与思考,融入于这部现实题材的著作当中,以其透彻的专业性和深邃的思想性,真实反映了中国重工业自强不息、顽强生长的恢宏历史。一个泱泱大国的崛起与兴盛离不开重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无数奋斗的工人,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大胆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构建起自主创新的重型装备工业,为中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说以独特的视角、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热情讴歌了一代代工人,为了国家重工业的崛起,接续拼搏与奋斗的感人故事,并从多个角度切入中国重工业近四十年来在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等各领域的探索,情节曲折,细节真实可感。即便多年过去,如今,跟随齐橙叙事的步伐,一同穿越到那个热火朝天的拼搏年代,我们依然感佩于工人赤诚的奉献情怀,依然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所洋溢出的爱国热忱。

小说集思想性、文学性和专业性于一体,倾情讲述了中国重工不平凡的奋斗历程,摹写了冯啸辰、杜晓迪、罗翔飞等一大批胸怀祖国,不计个人得失的优秀重工人群像。作者的笔力雄浑,无论是涉及重工方面专业知识的解读,还是人物群像上的文学性描述,以及“自力更生发展重工事业”的主题提炼,全书借助纸质书写与当下网络连载的传播方式,确保了线上线下同步传播,使这部深刻反映重工现实的小说,得到了更多读者的认可。

《大国重工》书写了中国重工业自立自强的振兴历程,开创了通过网络小说形式展现中国工业发展的先例。此外,小说多取材于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史”“理”结合,内涵丰富,有力度、有筋骨,读来荡气回肠,值得反复品味。

恢弘的气势 凝固的史诗

一 川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纪念日。为庆祝党的生日,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本版特别推出我省艺术家吕品昌领衔创作的大型雕塑《信仰》的赏析文章,并刊登一组由我省作者创作的“七一”题材篆刻作品。

——编 者

建党百年主题雕塑工程《信仰》(上图),由吕品昌领衔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创作。纯洁的汉白玉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高洁。素白而庄重的雕塑群像,以党旗下党员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为创作构思和造型叙事,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和视觉冲击,令人肃然起敬。《信仰》以“宣誓”为核心意象,塑造了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行各业、各民族与各阶层的71位共产党人光辉形象,再现了八一南昌起义火线入党、刑场上的婚礼、青纱帐中敌后武工队、红军长征过草地、吹响全国解放号角、抗洪抢险和抗震救灾等场景。雕塑以圆雕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古典写实主义、象征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艺术风格,以突出表现其精神性、象征性、叙事性与当代性。整个雕塑气势宏伟,气场博大,整体构图山石和人物融为一体,人势与山势相结合,巍峨挺拔、众志成城意象,突出信仰的庄重与坚定。

▲雕塑 《信仰》

创作雕塑《信仰》,吕品昌与团队成员一道,力求新突破,创作中既通过方阵构图保持了整体面貌的一致,同时又允许发挥每一位作者的创作个性、语言和手法,形成了有效的规范和张弛关系。通过群雕的造型,可以窥见艺术家探索现代雕塑民族创新之路的尝试:纪念碑借鉴传统建筑的构造元素,人物塑造上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民间泥塑与学院派技法相统一,雕塑性与绘画性相得益彰,将西方雕塑与中国传统雕塑、绘画、建筑及木刻等艺术形式融汇、转化和升华,作品庄重严谨而又有民族艺术的深厚底蕴。

除雕塑《信仰》外,吕品昌创作的重要雕塑作品《广昌路上》,其设计灵感源于毛主席《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群像主体背景为巨大的红色群旗,一群不同身份的革命者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行军,再现了当年“红星照耀中国”“风卷红旗过大关”、 红军鏖战广昌的波澜壮阔场景。此外,他于1998年创作并获纪念抗战胜利美术展金奖的雕塑《大刀雄风》,穿着灰布衣服的西北军士兵们从残垣断壁处冲出,手挥大刀向日本鬼子砍去,给人印象深刻。

▲雕塑 《方志敏》

吕品昌,1962年出生于上饶,16岁考上景德镇陶瓷学院(今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毕业留校后到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深造,1988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毕业,师从陶艺大家周国桢、尹一鹏先生。景德镇弥漫陶瓷艺术气息和充满传统智慧的烧造氛围,是其创作灵感的源泉。他早期的艺术创作大都与景德镇陶瓷相关。他创造性地用自己的艺术创作、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回答了陶艺和雕塑之间相互吸收和融合的时代课题。

吕品昌的创作哲学,遵循老子主张“大象无形”“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他的工作室名“汉埴匠”,表达了他创作陶艺的三个核心要素:中国的、陶土的、匠心的。他思想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是他从传承中国传统艺术走向当代艺术创造,在全球艺术话语体系里表达中国话语的文化自觉、价值判断、审美判断和创新共识。

40年创作生涯,吕品昌作品自成体系,关系环环相扣,相互生发升华。从1982年的泥片卷制的“阿福”系列开始,采撷民间艺术瑰宝,利用泥料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可塑性,张扬民间雕塑的扩张感和饱满感,开发陶艺新语言。该系列是他探索陶瓷材料和雕塑形态合体的发端。1993年,作品《阿福之家》获得“第三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金奖。之后的“石窟”系列则更偏重抽象陶艺语言,注重内外空间的穿插流动,在表面肌理上,保留泥痕火迹,以富有沧桑感的抽象空间形式,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

▲雕塑 《阿福·NO.1》

他从1995年开启探索宏观视角下意象表达的“遗迹景观”系列,到2004年粗放厚重的《太空计划》,再到2011年薄如蝉翼的盲文瓷片《触摸世界》,对雕塑材料在厚重与轻薄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拓展。2016年“捆绑的形体”系列是“阿福”系列的深化;而2017年的“原型与复制”系列,又是对20世纪80年代“残缺美”的追问与思考。其中,“遗迹景观”系列、“太空计划”系列均延伸至户外公共空间,作品突破了陶瓷材料的局限,将陶瓷材料引入大型化、装置化、公共化的创作实践,给人启迪。

▲雕塑陶瓷 《中国写意·NO.44》

“中国写意”系列,吕品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对接,用一地碎瓷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西方对话、与精神内心对话。他采用多种造型方式构筑叙事模式,宏大的视觉真实让观者身临其境。《中国写意·NO.44》,让观赏者置身于文物收藏者的乐园;《中国写意·NO.48》中,青花瓷器皿、案桌、博古架组合,建构了中国文人书房。作者热爱陶艺所特有的泥性之美、釉色之美,以及作品成型过程中人与黏土亲近交流留下的“手语”痕迹。陶艺材料质地的温和性,肌理效果的丰富性,烧造过程的偶然性,在其作品中焕发出别样光彩。“中国写意”系列强调了形式因素的意蕴化和形式意趣的民族化,与“阿福”系列相互支撑,既从实践与理论上探索具象与抽象的边界,又在残缺与完美的审美边界游走,还探索材料语言与造型语言结合的边界与融合。

吕品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国际陶瓷协会(IAC)会员,并担任国务院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20年9月,他作为专业干部人才引进担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来江西任职之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品昌的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大奖。对其艺术的评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的话可谓恰当:“吕品昌四十余年里走的是一条不断开拓进取的艺术大道。他从研学陶瓷艺术入手,到雕塑和创作公共艺术,在不同的材质媒介中自由穿行,潜心研究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化,更注重在思想和精神上与时代同步,思考并践行中国艺术发展的时代脉络,由此形成具有大开合、大张力的创新艺术观念,并得心应手地融入创作实践。他在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上投以大量心血,坚持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把对历史的认识、艺术的感触与生活的阅历糅合起来,在作品中体现出恢弘的整体气势和精微的形象塑造,尤其是在西方写实雕塑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美学,为中国当代雕塑彰显中国气派、中国气象做出可贵的探索。他的许多大型人物雕塑作品无论取材于古典还是表达现代,都以丰富的生活感受为依托,在人物的塑造和作品的意境上更多表现中国人的人文关怀和中国文人气质。”


2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