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北京8月24日电 24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推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十分关心,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门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充分显现,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优秀作品成为时代潮流和精品“爆款”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健全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机制,引导文艺院团创新经营方式、开拓演出市场,努力推出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
——优秀作品竞相涌现,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滋养人民审美观价值观。《伟大征程》《奋斗吧 中华儿女》《我们的四十年》等重大文艺演出成功举办,唱响时代主旋律,描绘新时代壮美篇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歌剧《沂蒙山》、话剧《谷文昌》等文艺作品广受好评。
——坚持守正创新,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成为时代潮流和精品“爆款”,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更具深度、更具潜力。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努力开创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生动局面。建立剧目纷呈多彩、院团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文艺院团走市场、多演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常态化,让艺术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门在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上持续发力,重点是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为重点,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十年间,推动颁布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推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标准,333个地级市、2846个县出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目录,同时还颁布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十年间,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来推进基层文化设施的发展。十年前,主要是依靠6000多个文化馆、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体系,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包括了9.5万个分馆和服务点在内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另一方面,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推动了像“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1.8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形成乡村“村晚”、大家唱、广场舞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参加人数不断创新高。推动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目前已经超过45万个,比2012年增长了50%。
——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通过标准化和文化惠民工程,把优质文化资源不断从城市向乡村延伸,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基层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发生了跨越式发展。累计向基层选派文化工作者16.9万人,为基层文化单位培养人员超过了1.5万人,推动“戏曲进乡村”项目,现在每年为中西部地区的1.3万个乡镇配送7.8万场戏曲演出。目前,全国所有地级市图书馆、99%的县级图书馆,也都能够获得145TB的数字资源提供给读者。这145TB包括30万册电子图书、7700余种期刊、20万首音乐音频等。
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分别达到4.50%、4.56%。十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万家,A级旅游景区1.4万个,星级饭店8771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二是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潜力。5G、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广泛应用。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大鱼海棠》《舞上春》等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旅游演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蓬勃兴起。建设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1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是产业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对外贸易成效显著。产业投资主体日益多元,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四是助企纾困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助力行业应对疫情影响。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及系列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持续推动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等纾困政策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落细落实,增强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获得感。
文化遗产“活起来” 国潮国风成年轻人新时尚
这十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列世界第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物保护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深入实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果丰硕,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古籍热’蔚然成风,国潮国风成为年轻人新时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说。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蓬勃发展。
——以文载道,为国际文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持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合作,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总量居世界首位,中文成为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2021年,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入选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共识。
——以文传声,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主张。推动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等16个多边交流合作机制和25个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发展,积极与新建交国家开展文化和旅游交流,形成覆盖全球的政府间合作网络。
——以文化人,与世界人民共享文化成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成员单位达到539家。“欢乐春节”活动连续举办,年均在130余个国家举办约2000场活动,成为我国与世界人民共享传统节日的重要桥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史先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