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新华社太原6月6日电题:听,田野起诗声</p><p>新华社记者梁晓飞</p><p>“牵牛拽马老行家,种麦撒葱栽过瓜。瞅空轻描诗穗花,不图啥,一半儿偷闲一半儿雅。”这首散曲是69岁的农民诗人邢晨写给自己的“自画像”。</p><p>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的新诗体,大多来自民间,质朴俚俗。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文化振兴,沉寂多年的散曲在民间加速复苏。位于滹沱河畔的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涌现出中国第一个农民散曲社。</p><p>只有初中文化的邢晨,自2008年起就是原平农民散曲社的社长,五年前获得过全国农民散曲大赛的一等奖。他家的客厅里摆着一个1米多宽的书柜,书柜里装满了《全元曲》《全明散曲》,茶几上还有一本翻烂了的《中华新韵(十四韵)》。</p><p>起初,邢晨也不懂平仄和格律,只是喜欢写顺口溜,全靠一位退休教师王文奎的指点,才慢慢开始了创作。他说,农民的生活丰富多彩,诗曲就像种子撒在了肥沃的土地上。</p><p>农民散曲社成立以来,没有会费,也没有经费,全靠自愿参加。农民诗人创作的内容也是乡村风景和日常生活,表达农家情调,记录生活变迁。</p><p>“挠羊汉”宋高柱针对部分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写道:“真真假假蒙蒙,嘻嘻怒怒嗔嗔,看看听听问问。应应承承,来来去去匆匆。”</p><p>乡村医生王龙飞描写出诊经过:“翻山涉水爬坡,披星戴月趟涡,串寨走村越壑。丹心似火,诊途咏诵高歌。”</p><p>只念了一年半书的杨素华回忆老母亲:“那年那月那冬寒,闭户关门暖炕玩。母亲缝补灯陪伴,街邻给破衫。娘熬夜絮新棉,千情注,万线连,衣旧也心欢。”</p><p>……</p><p>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散曲社,他们用展板的形式,把部分农民的作品喷绘出来,每逢乡村庙会、赶集、婚宴、寿诞等时机,就把展板放在村里最热闹的地方。</p><p>为了教会农民写诗作曲,他们利用农闲时节,走村串户辅导,在小河旁开展诗曲讲座,在树荫下研讨作品,在街头的白杨树下搭台赛诗。</p><p>为了方便相互交流,他们先后建立了QQ群、微信群、公众号,每月统一发布宫调、曲牌、曲谱和主题,相互切磋推敲。</p><p>农民散曲社越办越红火,喜欢打牌的村民、在街头闲聊的老人、围着锅台转的妇女们纷纷入社,“夫妻同写诗”“母女共吟咏”“姑嫂论高低”“父子打擂台”,社员逐渐发展至300多人,遍布当地104个村庄,社员里妇女占了近一半。</p><p>目前,原平农民散曲社已有30多人分别加入中国散曲研究会、山西诗词学会和山西黄河散曲社。2017年4月,原平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首家“中华散曲之乡”称号。</p><p>42岁的大牛店村民邸梅兰说,诗曲让她多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加热爱脚下的土地,正如她创作的散曲:“冬来暖炕话桑麻,春到沙田点豆瓜。空闲时笔轻拿,谁不羡庄户生涯?”(完)</p>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