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国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薪火相传

2019-06-07 16:20 李惊亚,姜辰蓉  阅读:1037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data-mce-style="text-align: center;" class=""><img src="https://v.xinhua-news.com/store_attachment/xcbattachfile/dspdata/2019/06/07/XxjwszC007040_20190607_CBMFN0A001.jpg" style="display:block;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max-width:92%" ></img></p><p class=""><span data-insert="insert" style="color: rgb(51, 127, 229);" data-mce-style="color: #337fe5;">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学生在百米长卷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端午节。新华社记者姜辰蓉摄</span></p><p></p><p class="">新华社贵阳6月7日电(<span style="font-size: 16pt;" data-mce-style="font-size: 16pt;">记者李惊亚、姜辰蓉)</span>又到一年端午时。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办的端午节活动上,7岁的一年级学生王一荣在长卷上用彩笔绘制龙舟、彩带和带有大大眼睛的粽子。“我今天早餐刚刚吃了粽子,这是我们这个传统节日特有的食品,我特别喜欢。”</p><p class="">操场这一边,一年级的学生在百米长卷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端午元素。操场的另一角,五年级学生在水池边比拼着自己制作的遥控龙舟,三四年级的学生则和家长们一起包粽子、缝香包。很多学生们还穿着汉服,朗诵起“莲叶何田田”。浓浓的中国古典韵味,在校园中流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data-mce-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v.xinhua-news.com/store_attachment/xcbattachfile/dspdata/2019/06/07/XxjwszC007040_20190607_CBMFN0A002.jpg" style="display:block;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max-width:92%" ></img></p><p class=""><span style="color: rgb(51, 127, 229);" data-mce-style="color: #337fe5;">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和家长一起缝制香包和包粽子。新华社记者姜辰蓉摄</span></p><p class=""><br/></p><p>纪念爱国先贤屈原的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经有2000余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底蕴的节日之一。如今,多姿多彩的端午节活动在中国的中小学举办得如火如荼。不止端午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同样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p><p>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梅志罡认为,端午节体现的是中国人对祖国的忠诚,是骨子里对家国情怀的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巨大的精神财富,青少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提升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意义十分重要。”</p><p>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2017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p><p class="">中国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中华文化资源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中华经典诵读等重点项目。中国政府尤其看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作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data-mce-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v.xinhua-news.com/store_attachment/xcbattachfile/dspdata/2019/06/07/XxjwszC007040_20190607_CBMFN0A003.jpg" style="display:block;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max-width:92%" ></img></p><p class=""><span style="color: rgb(51, 127, 229);" data-mce-style="color: #337fe5;">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身着汉服朗诵古典诗词。新华社记者姜辰蓉摄</span></p><p class=""><br/></p><p>在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诗词的气息,百年文化广场有刻写着名人诗作的文化墙,有唐诗走廊,有注入诗词文化元素的校园景观。校诗词楹联学会已发展会员上千人,其中不少都是“00后”。</p><p>“我们学校举办‘诗词大会’,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该校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唐燕飞说,传统诗词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民族品格,必须把经典播撒到青少年心里。</p><p>用年轻人的语言解码传统文化,对传播方式进行再创造,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钻研兴趣。</p><p>北京故宫博物院出品的App、游戏、漫画、壁纸等文创产品,受到青少年广泛欢迎;在甘肃敦煌莫高窟,青少年看洞窟、听讲座、赏动画后,还可以亲手创作壁画形象;《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国家宝藏》节目、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诗词《琵琶行》等改编成流行歌曲,引发了公众极大关注。</p><p>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中国拥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中国的文化学者们正下大力气挖掘,以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捕捉青少年目光,增强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p><p>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从事非遗传承工作15年,近几年,他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进校园,每次讲授时,都带着相应的模型。</p><p class="">“一个‘机杼’模型,既可以讲‘木兰辞’,也可以讲《三字经》;一架‘车’,能让学生了解‘车同轨’‘南辕北辙’和《兵车行》等不同的历史知识;讲重阳节有‘茱萸’,讲端午节有‘五毒’。有了这些道具,传统文化就‘活’了,它的魅力自然出来了,学生也就记住了。”王智说。</p><p class="">专家认为,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形成中有机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革命文化等,并日渐成为引领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培养着年轻一代的“中国心”。</p><p class="">遵义市老城小学四年级学生张瑞凝年仅10岁,已是当地的红色义务宣讲员。“今后我还要把更多的红色故事分享给身边同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data-mce-style="text-align: center;" class=""><img src="https://v.xinhua-news.com/store_attachment/xcbattachfile/dspdata/2019/06/07/XxjwszC007040_20190607_CBMFN0A004.jpg" style="display:block;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max-width:92%" ></img></p><p class=""><span data-insert="insert" style="color: rgb(51, 127, 229);" data-mce-style="color: #337fe5;">遵义师范学院汉服社同学开展清明节踏青诵诗活动。(受访者供图)</span></p><p class=""><br/></p><p>在中国,传统文化觉醒的同时,故宫文创产品、回力鞋、百雀羚等国货也日渐受到年轻人追捧。《人物》杂志报道称,瑞士信贷银行第八次年度新兴消费者调查的结论显示,在18-29岁年龄段的中国消费者中,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6-12个月内购买国产品牌家电。“中国更自信的一代消费者正在崛起。”</p><p>专家认为,文化自信关乎中国的文化安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的竞争耐力和精神定力,把精神文化融入民众的物质生活,对抵御外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说:“树立文化自信需要依靠社会各界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承续、创新,而青少年群体将是基础性的储备力量和重要的生力军。”</p>
5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